2016年伊始,全國不少城市都在嚴重“霧霾”天氣下迎接新年,不僅北方城市,上海、杭州、廣州等南方城市也不幸“中招”,治理霧霾已經刻不容緩。中國工業化早期,發展經濟、忽視環境的做法已經帶來了惡劣影響,霧霾、水污染與土壤污染等形勢也日益加重。在此背景下,不僅是治理霧霾的企業,整個環保行業都將催生出巨大發展機遇。
環保行業發展情況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但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與環境并未得到很好保護,因此環境問題正日益凸顯。具體表現在排放物污染總體量大,遠超環境自凈能力,工業污染治理任務相當繁重;城市生活污染比重不斷增加;農村水質與土壤污染日益加劇等方面。
受此影響,國家正不斷出臺政策文件推動環保行業發展:2015年初,中國《新環保法》正式施行,這部被譽為史上最嚴厲以及世界上最好的《環境保護法》的出臺,也反應了政府大力改進中國環?,F狀的決心。
“十三五”規劃建設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等內容也得到了重點強調,這意味著未來五年,甚至更遠,環保行業都將獲得政策力挺。
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環保行業收入實現1120.79億元,同比增長8.61%。預計在嚴峻環保形勢與政策力挺下,未來幾年我國將形成8萬至10萬億元的環境保護市場規模,環保行業逐漸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環保行業機遇分析
據研究,環保設備作為預防與控制環境污染的有利“武器”,將率先迎來發展機遇。在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與土壤修復三大重點工作領域中,環保設備將有巨大掘金機遇。尤其在治理霧霾的大氣治理中,以火力發電廠改造為例,按照業內90-120萬元/萬千瓦節能改造成本估算,未來五年,我國新建電廠和改造電廠的的超凈排放的市場空間約為1400億元,環保設備有巨大的商業前景。
此外,污水處理環節有污水處理設備等。與大氣治理和污水處理相比,土壤修復設備應用較少,這是源于我國土壤修復在環保產業比例較小,不到1%,遠遠落后于國外發達城市30%到50%的比例。考慮到我國土壤污染情況卻不容樂觀,全國土壤污染超標率已達16.1%,未來土壤修復工作以及土壤修復設備也將成為我國環保行業發展的重點。